朱雨玲为冲浪型人生树了好样子

发布时间:2025-08-18 内容来源:江南体育

本文转自:南京日报

  □ 刘根生

  报道称:“朱雨玲的励志人生,刷屏了。”近日,在WTT美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中,朱雨玲战胜对手夺得美国大满贯女单冠军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纷纷发文祝贺,不仅因为其夺冠,还因为她以其强大韧性彰显了体育精神和顽强奋斗的人生状态。

  人们总说人生如马拉松,其实人生也像冲浪。跑马拉松很艰辛,但赛道和目标是确定的,坚持就是胜利。如今身处大变局时代,非线性变化无处不在,在人生中,往往很难像跑马拉松那般沿着线性赛道“一路向前”,而以冲浪姿态搏击成了人生常态。“浪”是不确定的,是动态的,是有起有落的。冲浪不仅需要持久的耐力,更需要“接受之后积极改变”的智慧和韧性。跌到谷底时不气馁,而是积蓄能量等待下次浪潮;遇到浪潮就毫不犹豫地倾情投入,在乘风破浪中尽情体验“人生能有几回搏”。朱雨玲夺冠最励志之处就在这里。

  “人生的意义就是独自穿过悲喜后,仍依旧勇敢向前!”朱雨玲这段夺冠感言就是其奋斗写照。她曾是全锦赛首位女单三连冠得主,东京奥运会模拟赛前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并离开赛场。她一边接受治疗,一边积极求学,被天津大学聘为副教授。重返赛场后,她从零积分打起,再将冠军奖杯拥入怀中。她用行动证明,顺境、逆境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,而奋斗就像冲浪,有起伏才是前行的常态。只要精神不垮塌,有足够韧劲,顺境和逆境都能成为人生的财富,助推我们在乘风破浪中创造惊喜。

  实际上,我们身边从来不缺“朱雨玲式榜样”。当年在东京残奥会女子乒乓球C1-3级团体决赛中,南京选手李倩与搭档薛娟夺得冠军。李倩因脊柱侧弯压迫肺部前后做过5次大手术,体内植入了钢板,但她不甘被命运摆布,靠超常训练创造了生命奇迹。在“前途一片大好”时,江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史俊杰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。他没有被病魔击垮,30余年以“佝偻之躯”办了5000余件案子,用法治之光照亮了他人。和朱雨玲一样,他们都为冲浪型人生树了好样子。

  “朱雨玲式榜样”启示我们:奋斗之路上,学会“创伤后成长”也是必修课。人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主观能动性,选择权始终在自己手上。无论是挫折还是不幸,当其发生时就已经成了“过去”。尽管“过去”对我们会有影响,但未来如何终究还取决于当下的努力。坚持“向阳生、向内求、向前走”,能发热发热,能发光发光,把自己当下能控制的事做到极致,生命就能释放出光彩。